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2、1993年先后获准设立应用地球物理硕士点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2004-2006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硕士点。学院下设海洋地质系和地球物理系,现有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科得到国家“九五”和“十五”“211”工程支持和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支持,2000年被评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建成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本院拥有以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和马在田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学科梯队,现有“同济特聘”教授多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各部委跨世纪与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多人;学院现有教授3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1名,副教授13名。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与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古海洋学与古环境、大陆边缘演化与海洋沉积学、海底资源、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和海底过程与观测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包括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一系列大型科研课题,发表大量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论文,逐渐成为以面向深海和海陆结合为特色、与国际深海研究前沿接轨的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IODP等深海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以及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支持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接受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学者,通过利用实验室设备、资料,或与实验室合作的形式,前来从事研究工作。现阶段资助的开放课题具有以下特色:吸引更多年轻科学工作者投入IODP等深海研究项目的海上与室内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和新学科领域(如海底微生物学和深海生物地球化学)的开拓性研究;积极促进西太平洋区的国际多边和双边合作计划,有意识地支持西太平洋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工作与人才培训;积极推进海洋文化建设,增强我国社会的海洋意识。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
1.南海大洋钻探与东亚古季风的研究-----1999年春,以“东亚古季风”为主题的南海大洋钻探ODP第184航次,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基础研究的前沿。本实验室不仅是该航次的主要建议者和主持者,而且成为航次后研究中的主体。在基金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取得的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成果,使我国古环境研究实现了陆地与深海的结合,进入了探索全球问题的新领域
2.气候的热带驱动与大洋碳循环-----以本实验室为主的“973”科学前沿领域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以“热带碳循环”为核心科学问题,在气候的热带驱动与大洋碳循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3.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水团与海流的演变-----对西太平洋边缘海不同水深区沉积柱状样中浮游与底栖有孔虫、超微化石、放射虫等及其壳体化学特征的分析,采用多种替代性指标取得了第四纪冰期旋回中上部海水垂向结构和深部水团演变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三维空间古海洋学研究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标志着西太平洋古海洋学研究进入对表层水、次表层水、中层水、深层水和底层水进行三维空间系统研究的新阶段,将我国古海洋学研究向三维空间高分辨率和长时间序列发展。
4.新生代中国宏观环境格局的演化----本实验室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海陆对比和海陆结合,研究固体岩石圈对地球表层圈层的作用,开展从内陆到深海“从源到汇”的过程研究,探索山区隆升剥蚀、河流搬运到海底沉积的系统过程,研究我国新生代地形倒转及其气候环境后果,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5.资源勘探和古环境研究中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为主要对象,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开发和形成了一批油气资源勘探和古环境研究中的地球物理新方法与新技术。
地址:上海四平路1239号
邮编200092
电话:021-65981018 021-65985205
传真:021-35014204 021-65986278
Email: mlab@tongji.edu.cn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