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共建华东师大,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由地理学系、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环境科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等机构组成;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十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系统主生态学进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科,“长江学者”特邀教授设岗单位。现有教授65名副教授45人,在读本科生7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藏有中外文图书十五万余册,学术期刊近400种。主编《世界地理研究》和《地理教学》学术期刊。
多年来主要运用观测实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从事地域环境的形成、演化、调控,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生态环境过程与管理、城市与区域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资源环境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攻关项目,973科研项目,863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市部委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基金,各类青年基金,上海市重大咨询决策课题以及各地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生产科研课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获国家和部委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3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由地理学系、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环境科学系、河口海岸研究所、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等机构组成;设有五个本科专业、十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九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地理学既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又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系统主生态学进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学科,“长江学者”特邀教授设岗单位。现有教授65名副教授45人。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开展地理信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机构,其前身是1980年代就成立的城市与环境考古遥感教育部开放实验室,2003年,原开放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的评审,并正式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以学科发展与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从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地理空间数据获取技术及GIS软件开发,到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在城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属应用基础研究单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三个方面:
1、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社会、经济领域空间数据分析的理论、模型及相应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础。近年来在气候保护模型、设施区位计算模型、城市交通网络模型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模型,并应用到国家重大项目与重大决策中。
2、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服务系统----结合地理计算模型,重点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服务系统开发。研制了由“GPS/北斗双星制导高维实景数据采集系统”和“无人驾驶直升机低空遥感系统”组成的“天—地一体化近景遥感平台”;以及一系列专业地理信息应用服务软件,相应的产品已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3、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重建----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近年来重点在城市自然地理、长江流域城市遥感考古、长三角地区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在城市环境灾害与公共安全、良渚地区遥感考古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25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束炯教授。每年招收研究生40余人。近几年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重大(点)以及企事业委托项目,年均研究经费1000多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专著9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实验室是一个多学科群体组成的研究团队,多名教授来自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学科。实验室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并聘请多名海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为实验室的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人员,这些学者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验室资源丰富,设备先进。现有办公和实验用房3000多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天—地一体化近景遥感平台、MODIS卫星数据接收系统、联想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大孔径激光闪烁仪、图形工作站以及各种主流的GIS和遥感图像处理系列软件。
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地理馆334室
邮编:200062
电话:021-6223233 021-62233668
传真:6254644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